近年来,宁国市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利契机,围绕产业发展,通过抢先一步锁定人才、创新方式吸引人才、全心全意服务人才,让产业人才库日渐充盈,人才基本盘不断扩大,有力促进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对标对表长三角先发地区县域人才政策,对现有人才政策进行细化优化,扩宽人才政策覆盖面。以“长三角一体化跨省同城示范区”建设为契机,持续加强与长三角专业化人才平台合作,主动与杭州未来科技城、青山湖科技城对接,加大高层次产业人才引进。出台《鼓励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创新创业实施办法》,对确定扶持的科技团队最高给予1000万元授信投资,共吸引20余个“高精尖缺”科创团队注册落户。强化破格思维,既抓“顶天立地”,又抓“铺天盖地”,重点聚焦破解技能人才缺乏、用工难等问题,出台《关于鼓励务工人员来宁就业的实施意见》,每年安排专项资金,用于企业招工招才政策奖励补贴。实施“凤还巢”工程,建立“在外宁国籍人才信息库”,定期举办“在外高层次人才家乡行”活动,吸引宁国籍在外人才回宁创新创业。
聚焦产业链构建人才链,形成以产引才、以才促产、产才融合的良性格局。持续推动企业与高校、科研院所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,吸引30余所长三角高校来宁建立实习就业基地,同时鼓励企业到长三角区域设立“人才飞地”“研发飞地”,采用“总部+生产基地在内、研发机构在外”的经营管理模式,先后在宁国市域外建立研发机构10余家。明确五大主导产业链牵头单位,认真开展年度人才需求调查,及时发布产业人才需求。探索建立产业链党组织,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在服务人才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的作用,每年在长三角高校举办企业经营管理人才、党群工作人才、中高级知识分子培训班,搭建人才相互学习交流平台,并将人才政策汇编成册,组织256名党建工作指导员,深入1100余家企业宣传人才政策,为企业人才提供服务。
坚持围绕“人才链”构建“服务链”,实施人才环境提升行动计划,先后出台《放宽人才落户政策》《人才安居保障政策》《人才公寓管理办法》等一系列文件,建设1445余套人才公寓,解决了100余家企业1200余名人才和职工住宿问题,对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给予最高50万元购房补贴,并多渠道协助解决人才配偶工作调动。每年组织召开人才座谈会,向广大人才通报地方发展情况并听取意见建议,切实为人才发挥聪明才智创造良好条件、搭建广阔舞台,同时深入开展“宁国发展功勋”“宁国发展贡献奖”、人才贡献奖、新宁国人评选等活动,不断增强人才的荣誉感、获得感和归属感,常态化组织人才开展联谊活动,促进人才交流成长。(汪瑞华 王欢)
“同世界·共北斗”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北斗应用专业赛,旨在汇聚全球青年创业者,探索北斗技术的创新应用。赛事涵盖北斗创新应用技...
意向区域: 全国
意向区域: 长三角 上海 江苏-南京市 江苏-无锡市 江苏-徐州市 江苏-常州市 江苏-苏州市 江苏-南通市 江苏-连云港市 江苏-淮安市 江苏-盐城市 江苏-扬州市 江苏-镇江市 江苏-泰州市 江苏-宿迁 浙江-杭州市 浙江-宁波市 浙江-温州市 浙江-绍兴市 浙江-湖州市 浙江-嘉兴市 浙江-金华市 浙江-衢州市 浙江-舟山市 浙江-台州市 浙江-丽水市 安徽-合肥市 安徽-芜湖市 安徽-马鞍山市 安徽-铜陵市 安徽-池州市 安徽-安庆市 安徽-宣城市 安徽-滁州市 安徽-蚌埠市 安徽-淮北市 安徽-淮南市 安徽-宿州市 安徽-阜阳市 安徽-亳州市 安徽-六安市 安徽-黄山市
意向区域: 全国